• 苏州评弹学校

校园新闻

《中国文化报》:中等艺校发展的“苏南版本”-- 苏州评校:“小

来源:苏州评弹学校  发布时间:2007-06-10 18:00:18  浏览量:3548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06-11-13 11:33 来源: www.ccdy.cn 作者:汪建根
 

--------------------------------------------------------------------------------

 

字体:大 中 小


  苏州这个城市很精致,不独虎丘、拙政园如此,评弹学校也是这样。

  走进三香路上那座古典园林般的校园,曲折的回廊上,天籁之声氤氲而来。学校不大,论占地,只有寥寥数亩;在校学生,也只有三百上下。很难想象,这么一座小学校,每年60个招生名额,会吸引数千名学生前来报考,竞争激烈程度甚至不下北大、清华。

  45年成就的“世界唯一”

  1962年,在陈云同志的倡议下,全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所培养评弹表演艺术人才的中等艺术学校——苏州评弹学校正式成立。出于对评弹这门优秀民族艺术的由衷喜爱和热切关心,陈云亲任名誉校长。

  “学校的成立,是评弹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苏州评弹学校常务副校长邢晏芝经历了学校发展的风风雨雨,对于当时的情景,她记忆犹新。

  不过,探索之路永远充满艰辛。当时的评弹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老师怎么教,学生便怎么学。学习不求甚解,再加上评弹界还存有门户之见,并且定向委托培养的机制又限制了人才选拔的灵活性,因此,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委实有限。更何况,其间由于文革等历史原因,学校教学被迫中断。

  转机出现在1995年。时任江苏省文化厅科教处负责人的胡清亮一句“评弹人才未必一定要成为专业评弹演员”,让大家茅塞顿开。苏州评弹学校调整办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评弹人才培养开始走向科学化,学校的发展也由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后的2000年,苏州评弹学校又破格争取到了招收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的资格,学校的发展跨出了让人振奋的第三大步。

  45年的甘苦,终于锻造出一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学校。如今,评弹学校不仅成为培育优秀评弹人才的重镇,而且也已然是苏州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艺术苗子前来报考:去年,60个招生名额引来了2000多孩子前来报考,今年,这一数字则达到了3000人。

  “小而精”的特色办学之路

  “小而精,特而长”,是苏州评弹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心得。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由于主要为专业评弹院团培养演员,苏州评弹学校的教学一直保持着很小的规模。“1993年那一届的毕业生,总共才有7个人。”

  90年代中期的那场改革,触动着大家重新思考,而改革催生的激情,不经意间也积蓄起了学校的扩张冲动。1995年,评弹学校开始全面招生。这一年,学校史无前例地招收了90名学生。后来的实践告诉大家,在评弹人才有限的市场需求面前,这一步迈得有点大了。在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和调研之后,学校重新确定了适度扩大规模,同时加强内涵建设的思路。由此,“小而精,特而长”的发展模式逐渐成型。

  小而精,就是要集中精力发展自身的优势专业。在其他单科艺术学校纷纷向综合性文艺院校发展的时候,苏州评弹学校并没有赶这个潮流。他们集中力量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注重招生质量,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邢晏芝介绍说,既然是小规模培养,那就要招收最好的学生。目前,入读评弹学校要过三道关:声音方面要具备女高音的音色;口齿要清晰;还要求要形象好。另外,在抓好专业教学的同时,学校还高度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除了让学生通过实践演出团这个平台积累演出经验外,学校还与苏州工业园区等单位合作,建设了实训基地。而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节,也成为所有在校学生的“练兵场”。

  当然,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专业,并不意味着保守、守旧。在夯实评弹主业的基础上,苏州评弹学校根据用人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还开设了许多选修课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特别是2000年招收五年一贯制学生以后,评弹学校在学生毕业前开展了“九证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评弹表演技巧,而且还掌握声乐、器乐、舞蹈、普通话、英语等多门技艺。此外,有关评弹舞蹈、评弹摇滚的尝试也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在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的同时,管理方面的改革也全面展开。“我们将教职员工的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三部分。前者占30%,岗位工资占60%,绩效工资为10%。如此,将权责利充分挂钩。”周沛然介绍说,薪酬制度及其他一系列相关制度的调整,极大地激活了单位的活力。

  教育资源要向外延发展

  评弹艺术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评弹艺术的发展吹来了暖风,同时也给评弹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江苏省认定的三名评弹艺术传承人中,评弹学校就占了两位。另外,学校现在已被命名为传承基地。”周沛然说,下一步,评弹学校将充分利用评弹的辐射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同时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展艺术培训,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将开展评弹考级工作。通过这些努力,为评弹艺术培养更多的爱好者,扩大评弹艺术传承发展的基础。同时,学校还将从毕业生中挑选优秀人才,加强对他们的科研训练,使之成为优秀的科研人才,以切实加强评弹艺术的研究。




办公电话:0512-67151719 . 实习监督电话:0512-68264565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裕新路8号

Copyright © 2007-2024 苏州评弹学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5002767号   苏州网站建设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158号

苏州网站建设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