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评弹学校

校园新闻

《姑苏晚报》报道:长篇老书凭啥爆棚

来源:苏州评弹学校  发布时间:2007-10-10 18:22:52  浏览量:3298
返回列表

金秋评弹展演听客满座
 
■《姑苏晚报》记者 李婷 摄影 郑红


  昨天下午的苏州评弹博物馆吴苑深处书场内,上海评弹团高博文、周红正在演出长篇弹词《珍珠塔》第七回“方卿见娘”,80张正位的大厅挤进了足足240多人。一曲终了,叫好声、鼓掌声高亢热烈。由评博举办的“中国苏州评弹艺术展示月”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天天听客盈门,特别是大轴《珍珠塔》,几近爆棚。

  难度最大

  魅力最足

  今年38岁的高博文1989年师从弹词名家饶一尘先生学唱《珍珠塔》,从“小书之王”马如飞唱红《珍珠塔》算起,高博文已经是第六代传人了。而且,他和周红也是目前江浙沪书坛上唯一一对能说《珍珠塔》的中青年演员。

  与其他长篇弹词比起来,《珍珠塔》文学性最强,词曲优美,据统计整部书的唱段竟达3000多个,演绎难度也最大,业内就有“唱煞《珍珠塔》”之说。“方卿见娘”是整部书中最精彩的一回,高博文在弹唱中运用了多位老师前辈的技艺,其中有周云瑞、饶一尘、赵开生、陈希安,“很过瘾!”高博文对刚才的演出意犹未尽。

  难度与魅力共存。台上弦索叮咚,台下也是和声不断,很多老人微闭双目凝神静听,曲声未断,掌声四起。“像他们这样年轻的演员能说得如此,实在不容易了!”69岁的龚先生从少年时代就开始进书场听书,各个响档的《珍珠塔》几乎都听过,数百遍的熟悉之下,他还是买了联票要听个尽兴。

  最美的声音

  源自心灵

  今年中秋,作曲家谭盾在上海听到了周红的演唱。“他当时就跳起来,对着同伴大叫,快听,这么美的音乐才是中国的声音。”周红说。10月底,她又参加了一场名为“钗头凤”的主题音乐会,作为开场的第一个节目,周红独自一人抱着琵琶在舞台中央端坐弹唱。“后面的节目就开始配乐队了,几个人十几个人,场面越来越大。可是听众都说评弹效果最好。”

  周红认为,平面的评弹表演要想“抓住”现代观众,感情充沛这一点非常重要。

  12张专座

  是希望所在?

  古色古香的书场里,12张贴着“评校专座”纸条的塑料方凳特别引人注目。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的10位女生和2位男生,在老师陆月娥的带领下,从《珍珠塔》的开场书听起,每天下午准时到评博书场报到。已经在评校学习了4年的12位学生是今年9月开学后从近60位学员中精心挑选进“传承班”的,还有一年就要毕业的学生们最近就在学《珍珠塔》。“两个字,好!累!”秦姣这样评价偶像高博文和周红的演出;“听了一回还想马上听下一回。”刘子叶觉得2个小时的演出太快了。坐在书场中感受到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真情流露,听到掌声和喝彩声在身边响起,评弹之美评弹之魅深深地打动着学生的心:“真想像他们这样受欢迎啊!”

  但是陆月娥却明白在学生们脚下还有太多的路要走,独奏学得不错,可是拼双档演出时的自由伴奏却是一大难题;积累有限,每个人必须学会15个开篇,至少在8分钟以上的那种;文化课不能放松,尤其是语文和历史……




办公电话:0512-67151719 . 实习监督电话:0512-68264565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裕新路8号

Copyright © 2007-2024 苏州评弹学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5002767号   苏州网站建设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158号

苏州网站建设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