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报道:一专加多能 普及选精英——苏州评弹学校走出传承与
来源:苏州评弹学校 发布时间:2008-03-12 18:34:42 浏览量:3267
返回列表一专加多能 普及选精英
苏州评弹学校走出传承与就业兼顾之新路
日期:2008-03-12 作者: 来源:文汇报
本报苏州3月11日专电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建议于1962年创办并在生前亲自兼任名誉校长的苏州评弹学校,近年来,在承担着评弹界“黄埔”责任的同时,努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走出了一条传统与就业兼顾的新路,去年在江苏省艺术中专校教学评估中获得“特色与创新”第一名,出现了3个岗位争1个毕业生的罕见的就业状况。校长周沛然认为,一专多能的课程改革和在“普及”中养“精英”,既满足苏州评弹传承的需要,又兼顾了学生的就业生存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苏州评弹学校小而特,办学45年来仅培养了915名毕业生,而且大多是近10多年来的毕业生。在计划经济时代,该校每届只招收10人左右,以评弹艺人子女为主,定向培养。从1995年开始面向江苏扩招,每届50人。
在教学资源得到较好利用的同时,毕业生的就业成为必须面临的问题。近年来,专业评弹团每年所需毕业生仅5名左右,这就意味着90%的毕业生需要适应更广阔的市场。苏州评弹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逐步走出了一条一专(评弹表演艺术)多能(多种艺术门类)的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之路。学校增设了声乐、京剧、昆曲等综合素养课程,变体育课为实用舞蹈课,把乐理、声乐、视唱列为基础理论课程,开设了钢琴、琵琶、古筝、舞蹈、表演等选修课,并在高年级时根据学生评弹艺术的天赋和意愿实行学习重点的分流。
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深受社会的欢迎。一批学生还考上了北影、上戏、南艺、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有学生获得全国明日之星大赛季军、杭州休博会最佳城市代言人、上海专职模特等。近年来,该校报名与录取比例达到40∶1,苏州本地学生的报考比例越来越高。有关人士认为,这些毕业生,虽然大部分不以评弹艺术表演为生计,但经过5年的专业熏陶,都是评弹艺术不同形式的传播者。
苏州评弹学校始终遵循陈云同志亲自制定的“出人、出书、走正路”校训,把培养评弹艺术的传承者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办学42年来,该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方式由最初单纯的“师傅带徒弟”发展为师带徒与现代班级授课相结合:传承流派由“小评弹”的蒋调、薛调、俞调到“大评弹”的所有流派;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强化了理论性,主课增设评弹史、艺术概论、评弹写作、唱腔设计等;教学内容安排加强兴趣引导,由浅入深,由简到难;考核强化实践性和创造性,专业教学采用实践项目考核为主、书面考试为辅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创办实验演出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全真式”实践教学;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恰当使用课件。该校还创造性使用国际音标进行吴语正音,实现了说白上的改革。
在扩大招生尤其是2001年开始5年制高职教学以来,苏州评弹学校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培养评弹艺术传人和全体学生就业,在“普及”中培养“精英”,每届均有15名左右的学生进入以培养评弹传人为目标的“宝塔尖”,进行重点培养。
在苏州评弹学校915名毕业生中,已有500余人次获得了文华奖、牡丹奖等国家级大奖和省级各项奖励,目前评弹界的骨干,大多是该校的毕业生。该校师生还六度晋京汇报演出,百余次参加春晚等重要演出,数十次欧亚美各国和港澳台地区。该校教师创作的作品获文华新节目奖、文华创作奖等近20个奖项。今年1月份,该校副校长邢晏芝入选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苏州评弹)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