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晚报报道:评弹艺术薪火相传 邢晏春昨喜收第17位弟子
来源:苏州评弹学校 发布时间:2010-09-20 23:08:06 浏览量:3283
返回列表9月20日,刚刚从苏州评弹学校评弹传承班毕业并留校工作的张刘潇,喜气洋洋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代表性传承人邢晏春先生的第17位门下弟子。张刘潇的同学吴斌杰、霍婉璐也同时拜苏州评弹博物馆馆长助理袁小良、苏州评弹学校教师王瑾夫妇为师。各界嘉宾及来自江浙沪的评弹爱好者百余人见证了依照传统礼节举行的拜师仪式。
邢晏春1963年登上书坛开始演出,1985年进入苏州评弹学校执教,“到去年退休时,我为评弹做了三件事,演出、教书、创作。”20年舞台实践,20余年教书育人,邢晏春的角色虽然有转变,但是他对评弹创作的钻研与实践却一直没有停过,在评校执教期间,他不仅担任创作课老师,还创作了100多首校园风格的作品,其中的佳作获得过“文华奖”。“我觉得评弹演员是一定要具备创作能力的,这是曲艺艺术的一个特别之处。”邢晏春认为,年轻人仅仅从老师那里学书、学弹唱是不够的,“每个演员对每部书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表现,这是一个二度创作。”邢晏春用多想多写来概括创作的规律。
6年级就自己买票进书场听评话的上海少年张刘潇,是老师众口夸赞的一个好孩子,“他如今拥有的各种评弹资料,已经超过一些普通的评弹专业团体了。”邢晏芝老师在发言中特别提到这一点。“我要珍惜这个机会,在自己选择的评弹理论和创作的路上,多向先生学,把先生的技艺传承下来。”张刘潇表示。
上一篇:苏州新闻视频:苏州评弹学校新校落成 打造评弹艺术传承创新基地
下一篇:桃李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