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评弹学校

校园新闻

月沉香远——沉痛悼念王月香先生

来源:苏州评弹学校  发布时间:2011-12-23 03:26:46  浏览量:8572
返回列表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十七时四十分,敬爱的苏州评弹学校退休教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弹词流派“香香调”创始人、著名弹词表演艺术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王月香先生,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周岁。噩耗传来,评校校部、党支部迅速成立治丧委员会,向社会各界发布讣告,筹办遗体告别仪式。

  十二月十九日(星期一)九时三十分,王月香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苏州市殡仪馆千秋厅庄严举行。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成从武、苏州市民主促进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和祥前来向先生遗体告别。

  

  参加王月香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的还有中国曲艺家协会、江浙沪两省一市评弹工作领导小组、江浙沪各评弹表演团体、江苏省政协昆评室、江苏省曲艺家协会、苏州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苏州市曲艺家协会、苏州市演艺行业协会、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苏州福星护理院等单位领导,以及王月香先生的生前好友和亲属。

  告别仪式上,原国务委员、外交部长、苏州评弹学校顾问唐家璇同志专门发来唁电,中国曲艺家协会、江苏省曲艺家协会、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等也发来唁电、唁函。他们高度评价了王月香先生的艺术成就和传承贡献,认为先生的逝世是中国曲艺界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

  告别仪式由评校工会主席潘益麟同志主持。评校校长、书记周沛然同志致悼词。他在悼词中说:

  王月香先生创造的苏州弹词流派“香香调”,高弹响唱,节奏明快,感情奔放,别具一格,流行江浙沪,至今广为传唱。先生以一颗火热的心投入艺术事业和艺术教育事业,树立了无私奉献的典范和艺术钻研的典范。由于她在评弹发展史上作出的独特贡献,1963年她作为曲艺界代表,受邀登上北京天安门国庆观礼台进行国庆观礼,受到周恩来、陈云同志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陈云老首长生前亲笔题写“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诗句相赠。

  1988年先生从学校光荣退休,但她继续关心学校,传承班教学、非遗项目传承、青年教师考核、艺术人生回顾,都有她的呕心参与,她参演的评弹表演唱《搬家乐》获得中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节目奖”。她的音容笑貌、爽朗笑声,至今想来仍然激奋人心。耄耋之年,她被江苏省文联授予江苏曲艺芦花奖·终身成就奖,被中国文联给予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荣誉表彰。

  追忆先生的一生,我们看到,在她80度春秋历程中,人生步履坚实沉稳,处处辉映出中华民族杰出艺术家个性张扬、志洁行芳、乐仁乐智、无私奉献的闪光品格。她的一生,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正直奉献、鞠躬尽瘁的一生。在她数十年的艺术工作生涯中,她以高尚的师德、精深的技艺、兢兢业业的工作,慰藉了无数听众的艺术欣赏需求,启迪了无数个学生的艺术成长心灵,培育了许多优秀演员和品学兼优的艺术英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一片丹心为学子,勤勤恳恳育英才”,她以“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园丁风骨,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为评弹事业,为学校,为学生,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一首忠诚壮丽的艺术教育诗篇。她,无愧于国家级传承人这一光荣称号!”

  苏州评弹学校全体教职工,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全体学生,苏州评弹学校部分学生代表等都出席了追悼会。

  尊敬的王月香先生,您放心地去吧!我们衷心祈愿您长陌远行,清风浩荡,永垂千古,一路走好!安息吧,先生!




办公电话:0512-67151719 . 实习监督电话:0512-68264565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裕新路8号

Copyright © 2007-2024 苏州评弹学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5002767号   苏州网站建设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158号

苏州网站建设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