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评弹学校

校园新闻

王瑾、袁小良应邀上海师大系列讲座

来源:苏州评弹学校  发布时间:2013-04-17 18:02:24  浏览量:3923
返回列表

  4月15日,刚从韩国演出回苏的国家一级演员、苏州评弹学校教师王瑾和袁小良夫妇稍作休整后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上海师大,应邀参加该校“评弹与江南”系列讲座第十一讲。此次讲座的题目是《试析评弹艺术的魅力所在》,唐力行教授主持讲座,彭本乐、周锡山等先生及该校评弹研究室全体师生聆听了报告。

  评弹的本质特征就是讲故事,演员能够在说噱弹唱中讲好故事就算成功了。演员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本子,如果没有好书,就是“人说书”;有了好本子,才能“书说人”。演员应该对评弹的本质特征有着深刻地理解,王瑾和袁小良坦言过去自己没有选择好适合自己的本子,一味的卖弄技艺喊坏了嗓子,反而得不到听众认可。为此他们经过反复考虑,选定了《孟丽君》。这部书故事情节好、唱词有内涵,书情符合他们“男才女貌”的搭档组合,所以才有他们在上海演出时的超高上座率和电视台收视率的直线上升。尽管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从来不敢妄称自己超越了前辈,而是强调自己还要努力奋斗。作为弹词演员,他们也没有刻意强调自己开创流派唱腔,而是在唱好前人唱腔的基础上自己不断努力发展,为此袁小良学习“尤调”、“小飞调”,还吸收“蒋调”及京剧、流行歌曲等艺术唱法,丰富自己的唱腔。

  王瑾和袁小良在讲座中分析了苏州评弹与昆曲、二人转的异同,认为昆曲太高雅了,一般人接受不了;二人转较为低俗,上层及知识分子不愿意接受;而评弹雅俗共赏,能上能下。评弹的“雅”在于最美的语言、最美的旋律、最美的形象、最美的故事,“俗”在于她讲述的故事能够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对广大听众的日常生活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正是因为雅俗共赏,评弹流传了四百多年,一直流传到今天,以至于传播到海外去了。对比了评弹与其他艺术的区别,袁、王二人还就评弹噱头展开讨论。评弹是以娱乐为主的,不能让听众哭着离开,但是风趣幽默的噱头不是为了笑而笑,而应该是为书情服务,因此“肉里噱”是难得的噱。王、袁还分析了吴君玉、金声伯、扬子江三人的评话艺术,认为吴君玉的噱是“不得不笑”、金声伯的噱是“一笑而过”、扬子江的噱是“哭笑不得”。

  近年来,王、袁二人注意到了评弹的不景气,他们为保护和传承评弹不遗余力。将评弹传播到海外,是他们二人发展评弹艺术所做工作之一。王瑾还记得1987年随骆玉笙等艺术家前往日本演出的经历,在那里中国的艺术得到了热烈地欢迎。也就是王瑾这次出国的经历,因缘际会有了2008年袁小良、王瑾、王池良等人的日本之行。他们还去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典、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去年还在法国喜捧“卢浮金奖”。此番袁、王二人在韩国演出,他俩的代表作《人面桃花》大受韩国观众欢迎。为了发评弹事业,他们更致力于培养国内新听众。为此,他们从幼儿园做起,直至在大学课堂里普及评弹,在学生心田撒下热爱评弹的种子;同时他们也不忘向高端发展,不断开发商务市场。袁小良还将为沃尔沃代言的收入全部捐给了评弹事业。王瑾在美国的时候深深感受到评弹的根在中国、在以苏州为核心的吴语圈。为此她放弃了国外的“绿卡”,回到了苏州,进入评弹学校,专注于评弹人才的培养工作。

  进行“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过程中,从社会文化史角度切入到演员群体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如周巍的《技艺与性别——晚晴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等。评弹艺人拼档演出的形式有师徒档、父子档、兄弟档、叔侄档、夫妻档等等,各种形式的组合各有优劣,袁小良在讲座中建议加强对“夫妻档”这一群体进行研究。袁、王二人是夫妻档,他们结合自身实践谈了对夫妻档的认识,认为夫妻档在前期对艺术上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在后期将很难提高。除了演员群体可以进行研究外,还可以加强对师徒关系的研究。袁小良曾师从龚华声、薛小飞、尤惠秋等名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瑾则跟随蒋云仙学习《啼笑因缘》,灵活掌握了各地方言,乃至到海外演出时不时讲出当地语言引起热烈鼓掌。“师徒亲如父子(母女)”,薛小飞先生过世后,袁小良的《先生,您一路走好》感动了无数人。上面两个建议都是针对演员群体的,袁小良还建议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听众的心理。

  讲座最后,王瑾还分享了自己与蒋云仙女士的精彩故事;也介绍了过去在评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如评校摒除门户之见邀请众多名家授课、每周让学生进书场听书、走出校门进行艺术实践等。他们二人还即兴表演了得意之作。讲座在热烈掌声中结束,师生们经过此次近距离与演员的互动交流,对评弹艺术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这对今后的评弹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办公电话:0512-67151719 . 实习监督电话:0512-68264565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裕新路8号

Copyright © 2007-2024 苏州评弹学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5002767号   苏州网站建设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158号

苏州网站建设

打开微信"扫一扫"